时间:2018-06-21 17:50 来源:东北都市报 作者:admin
习近平总书记说: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说:“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为科技工作者解放手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聚焦人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解放了手脚,引发了科技界的共鸣,给了大家信心、力量,准备放手去做。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院士群体给予高度评价。他提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激动地说,真的是说到我们的心坎里。大家都非常感动。听了以后,觉得总书记是懂科技人才,接地气,了解科技界的状况。
对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他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潘教峰说,总书记用很大篇幅来谈人才问题,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创新人才上,它实际上是由不同的群体组织的,既有给我们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以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又有大量中青年科学家,还有现在处在青少年阶段的未来人才。这三个群体,总书记都讲到了,而且都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特别是青年人才,惟有一代青年人才成长起来,中国的科技才能上新的台阶,所以,总书记对人才问题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有系统的思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一方面要有用人的好机制,释放科学家们的创新活力,支持他们放开手脚去创新,从而培育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有育人的好土壤,这既要培育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小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梦想,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上下求索的科学精神,鼓励孩子们不满足于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敢创新、爱创新。人才根系发达了,创新强国的建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

从跟跑并跑向部分领跑跨越
不只这次两院院士大会,在许多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他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天眼探空、量子卫星飞天、超算蝉联世界之冠,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从跟跑、并跑向部分领跑跨越。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认为,我们集中全国很重要的力量,办了很多大事,实际上这几年很多比较大的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之下,动员全国力量,万众一心,创造出很多国外很难做的一些大的工程,比如说FAST、高铁等等。
以北京为例,在建设全国科创中心过程中,以中关村为主阵地,依托清华、北大、中科院等400多所高校院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关村以科技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把资本作为核心技术的催化剂,很快聚集了1490家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规模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位于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内的龙芯中科,在通用处理器等芯片领域这一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战略产业进行研发和推广,近两年公司真正进入市场。得益于办公国产化、自主化项目的推广,他们的产品开始批量应用,得到了不断试错修复的机会。如今,龙芯中科已拥有几百家合作伙伴与用户,近2000台龙芯终端已在广东云浮市全面部署,经过科研人员不断测试和修复,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要。
而迎来上合峰会的青岛,也像青春活力蓬勃的少年,骨子里追求创新的基因,不断创造新的动能。
智能制造成为青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向世界展现中国创新动力。据统计,青岛“互联网+”智能制造项目近百个,总投资估算超过400亿元。打造支撑“海洋强国”战略的大国重器,成为这里攻关的焦点之一。探海之梦,正变为现实,“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这里出发,探寻海洋奥秘;全球第三条大洋科考船“梦想号”计划于2021年下水……一批“大国重器”,正为挺进海洋一展身手。
来自这里的创新力量,一次次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中国实力!让全世界感受“中国启航”的创新动力。

这些成就正是得益于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必须把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这次两院院士大会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湖南长沙义士奔赴千里看望《六四天网》 本网获悉,长沙义士们在九月初了解到,黄琦先生一共三次入狱,总刑期达20年。 2016年11月第三次被捕后,老人家一直为儿奔波,直至2018年12月在北京被绑架后遭软禁,至今无人身自由...
上海维权人士崔群从黑监狱获释报案警方 上海虹口嘉兴街道公民崔群因进京上访被截回当地,随即被嘉兴街道关进黑监狱,期间手机身份证等被收走,至今身份证被扣押。近日获释后的崔群控诉自己遭到非法拘禁的经过,报警...
郭兴梅案宣判旁听记 2025年10月30日,渝北区人民法院三法庭。下午两点三十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踏入法庭,四十余个旁听席已座无虚席。那些人坐得整整齐齐,每排十人,年轻健壮,目光如炬,一看就知...
民生观察:刑讯逼供手段的残忍让人窒息 河北省石家庄市“5·25专案”刑讯逼供致人死亡事件,是一起震惊全国的执法恶性案件。2022年7月,33岁的暴钦瑞涉嫌寻衅滋事被新乐市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一家宾馆被“指居”...
全美声援于朦胧:当真相被掩盖,沉默便 2025年10月19日中午,旧金山中国民主党成员及民主人权人士举行了声援行动,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中国青年演员、歌手于朦胧(Alan Yu)离奇坠亡事件,并要求中共当局公开真相、追究责任...
铁网之下的沉默:被奴役的维吾尔人 几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在电脑前看视频。 画面里,一位维吾尔母亲隔着铁栅栏呼喊孩子的名字。风很大,声音断断续续,她的手被警察推开,身影被摄像头掠过。视频只有几秒,却让我...
无锡转业军人被警察打至昏迷 投诉反遭刑 无锡沈爱斌遭警察殴打重伤后再被刑拘。施暴者锡山区东亭派出所副所长戴沣被登上恶人绑榜。(网路图片) 【大纪元2025年11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熙采访报导)日前,无锡转业军...
一个拿着手机拍摄的人——声援张展 我一直在关注这个瘦弱的女子。她看似柔弱,却有一颗坚定的心。 她叫张展。因为在惨无人道的疫情封控期间拍下了政府不愿被看到的真相,她被指控“寻衅滋事”,判刑四年。2024年...
漳州监狱被曝生产奴工产品和体罚犯人 图为福建省监狱分布图。(网页截图) 【大纪元2025年11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圆明采访报导)一名曾被非法判刑的大陆政治犯,近日向大纪元控诉他在漳州监狱的遭遇。他说,漳州...